郭炜靖:锤炼中成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0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组织局局长傅思和(右)与郭炜靖(左一)亲切交谈基层广阔天地)
大学生村官大有可为——在锤炼中成长
——记我院05级优秀毕业生郭炜靖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历来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建设,这一点对我的影响非常的大,包括我现在提出的要通过实施文化强村战略,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个思路,是
——横县马山乡克安村村委主任助理郭炜靖
到农村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创办了南宁首家村级网站--克安村网,广西首份村级报纸--《克安村报》,在《克安村报》的基础上创办国内首份村级电子报,并建立了横县首个外出务工者QQ群和国内首个村级网络祭奠平台……
郭炜靖在毕业之后在文化宣传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绩,与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2008年7月,郭炜靖毕业于我院05级应用日语专业。作为我院首届优秀毕业生,曾任院学生会主席、校报《城市之光》编辑部主任、记者团团长,一轴两翼网理事会主席兼总编辑。在新华网、中国作家网、腾讯网、新浪网、《中国青年》、《西部时报》、《香港商报》、《广西画报》、《南方文学》、《南宁日报》、《左江日报》、《钦州日报》等媒体发表作品一百多篇。
大学是郭炜靖最难忘的时光,学院为他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他的才华得以最好的施展。他说,他最感谢的一个人,就是学院
郭炜靖创办的“一轴两翼网”在宁院长的指导下,已经打造成为一个中国—东盟地区最大、最佳的“一轴两翼”主题宣传展示交流平台,全方位推介“一轴两翼”区域的综合资源优势,将国内以及东盟十国的发展、合作等信息,迅速、有效地广泛传播,实现其在网络世界的最强覆盖,为推动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的形成尽当代大学生绵薄之力。
三年的大学时光,说短,很短,短得如白驹过隙,短得还来不急细细品味就成为了记忆中永恒的回忆;三年的大学时光,说长,也很长,长得可雕刻一个人的思想,使他能以思想为支点,从而撬起属于自己的小宇宙。郭炜靖正是这样,大学的时光教会他的,让他有力量,去充实社会这本大书。
毕业后,经过深思熟虑,他坚定地选择了到基层、到农村去锻炼自己。对于这样的选择,他无怨无悔。国家级报纸《西部时报》驻广西首席记者江风曾引用毛泽东的话送给他: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郭炜靖自2008年9月被选聘到横县马山乡克安村担任村委主任助理后,他脚踏实地、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基层工作当中,并初步确定以“文化强村”战略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文化强村”战略带动了克安村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成为克安村反映和谐新风、建设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横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截止目前,全村已投资十余万元修建人饮工程一个;新装修了村委会办公楼,建成灯光球场及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各1个;村庄规划有序,村道实施了“四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苏塘村安装了120多盏节能路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荣获2008年南宁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殊荣;计生工作走在全乡前列。2008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050元。
郭炜靖提出文化强村战略,是要通过建立先进的农村文化,助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提到这一战略的思路来源时,郭炜靖告诉记者,三年的大学生活是他人生的一个非常宝贵的阶段,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是历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学院成立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但在这四年里,全院师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最初的人生棋局、文化长廊、写说坛等等,到现在的文化百家林和飞龙在天等人文景观,都给了他很多的启发。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强调,要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也多次阐述中央对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政策,并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希望。正是在基层群众的实践中,成长出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包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更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