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投资创业优惠政策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16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详细包括:
高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批准经营日起,1年内免交个体户登记注册费、个体户治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此外,假如成立非正规企业,只需到所在区县街道进行登记,即可免税3年。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向银行申请开业贷款担保额度最高可为7万元,并享受贷款贴息。
(1)大学毕业生做个体户一年免五项收费。
(2)大学生自主创业免费存档2年。
(3)只需凭借身份证及大学学生证即可创办企业。
(4)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以及部分税费减免。
(5)低息贷款。
(6)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存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7)“彩虹工程”将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扶持大学生创业带头人。
(8)申请《自主创业证》将提供三大优惠政策:即优先受理,优先办照并简化登记手续;申请从事小规模私营企业的,实行试办期制,试办期间,免收注册登记费、变更手续费、年检费;减免企业所得税。此外还享受贷款担保,贷款金额一般在2万元左右。此证在三年内有效。
大学生创业必备硬件
专家分析
大学生创业必备硬件有:
大学生有创业热情,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对此,大学生创业指导专家、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徐本亮分析以为,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以下硬件:
硬件一:经验
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殊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轻易陷进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一方面,往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治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进步创业成功率。
硬件二:资本
一项调查显示,有四成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要翻越的一座山,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硬件三:技术
用智力换资金,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由于看中大学生所把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因此,打算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注重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吸引投资商。
大学生创业大赛
1、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主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两类,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第一、二、三、四、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2、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教育部200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一项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赛事。大赛将充分结合多种评价方法来综合考评参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此次大赛以创业计划书为基础,以《经营之道-企业运营电子对抗系统》、《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金蝶K/3 ERP管理软件》为竞赛平台,结合竞赛平台的经营绩效,并由教育部相关领导、高校专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评审团点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判,以更好的考查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经营水平。
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CAS Youth Venture Competition,CAS-YVC,以下简称“大赛”)是 中国科学院 举办的面向全国高校及各科研单位优秀青年的创业比赛。大赛期待每一项创业方案和行动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期待以中国科学院青年为代表的广大优秀青年把握时代脉搏,为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做出贡献。
首届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 于2005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大赛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的肯定和指导。通过建立全国优秀青年与投资者、企业家和社会学者之间合作的平台,促进青年形成和锻炼创新、创业意识,同时为每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找到资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大赛以中国科学院(包括分布在20多个省(市)的12个分院、113个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事业单位)为核心,并与中国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20余所)展开合作,面向社会开放,接纳上述各方的青年创业团队及青年个人报名参赛。同时主办方将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举办相关品牌活动。大赛还将与科学时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知名报刊媒体,与团中央网站、新浪网、人人网、优酷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以及CCTV、BTV等电视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大赛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展现优秀青年人才的风采,展示大赛成果,使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相关建议
大学毕业生创业,首要的原则就是让自己学有所用,“做熟不做生”。对于学自然科学的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期间取得过科技创新成果,甚至融合过风险投资,那么,你可以凭借这点优势顺利走上创业路。同理,学管理或人文科学的毕业生若在学习期间进行了理念创新,在相关领域中形成了新的体系,也可利用其作为创业初期的资本。而学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创业,但最好是几人联合。对于没有以上成果可以作为创业资本的人来说,职业顾问的建议是找一些物质投入少、产出相对较高的行业起步,如针对高校生的中介服务、小规模的消费品经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服务等。而IT专业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由于该行业行情的低迷,建议还是先求职,到较大的公司去熟悉、把握整个行业,不要轻易“下水”。